解放低端重复和危险行业劳动力、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变革传统工业模式这是徐志刚和团队立下的一些目标,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徐志刚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产线与系统研究室主任。十多年来,他和团队利用安全自动化技术,为危险制造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他们研发的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测试技术,服务于“天宫一号”“嫦娥五号”等航天工程。
徐志刚常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的研究要能为国家建设出点力,会让我感到很自豪。”
2003年末,还是一名助理研究员的徐志刚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研制过期启爆药大当量销毁装备。
“当时我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不知道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存在危险,也不知道技术难度有多大。”年轻的徐志刚就这样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与另一名同事开展攻关,经过多次设计、反复计算、设备完善,最终成功研制出满足苛刻要求的安全销毁设备,并在国内多个场所推广应用。
这一次研制过期销毁设备让徐志刚意识到,我国危险易爆产品生产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现有生产方式存在很多隐患和风险。他认为,运用先进自动化技术是未来解决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必然趋势。
然而,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例如,危险易爆品安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研发就存在无资料可查、无实物可参照、设计安全要求高、涉及学科门类多、技术可靠性难保证等多重困难。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尽管前路坎坷,徐志刚仍毅然带着团队进入偏远山区的危险品生产工厂,进行调研和研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徐志刚团队设计制造的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终于建成了,为相关产业告别“人海战术”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行业生产模式的变革从此拉开了序幕。
一条生产线往往由几十台甚至上百台设备和复杂的控制管理系统组成,加上每家企业的情况和要求不尽相同,设计方案都要从实际出发量身定制,做到最优化。从生产试运行到稳定可靠安全生产,过程极为艰辛,科研人员无法做到一劳永逸。
如今,在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可见大型装备部段有序对接。对接过程就好像机器可以“看到”接口,自动调整位置后精准地接在一起,过程仅需几分钟。
徐志刚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自动化技术出现之前,这项工作一般需要4名技术工人花上数小时才能完成。”
“自动化生产线就是把原来的工人赶出生产车间。”徐志刚解释道,我国仍有不少工人在车间从事危险工作,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减少这些工人的数量,让劳动力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为此,徐志刚团队深入一线、亲力亲为,最终实现危险工位的无人化生产,恶劣环境生产人员减少75%以上,产品性能一致性达到98%以上。从2005年第一条危险品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余家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完成了20多套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建造。
2018年4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组织了一场现场交流会,邀请参会者前往南方某大型装备制造公司的生产车间,观摩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交流会期间,总能见到一位穿行于人群中的东北大哥,挨个分发自己的名片。“我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产线与系统研究室的徐志刚,请多指教!”
从2016年开始,就有很多企业慕名而来,找徐志刚团队做整体方案论证,每年的合同金额也从千万元跃升到亿元。“一口气接了这么多科研任务,你们忙得过来吗?”该所所长于海斌忍不住关切地问徐志刚。
项目推进中,当团队在动辄二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后出现懈怠时,徐志刚的口头禅是“党员和我先上”。
他常开玩笑说:“我们坐标在沈阳,节奏堪比北上广深。”团队中年轻的科研人员均有一个月连轴转没有休息日的记录。“996是经常的,我们拼的就是时间和进度。”其实,徐志刚也担心大家身体吃不消,甚至会“强迫”团队成员周日必须休息。
近年来,徐志刚团队历经无数次艰辛探索,不仅打造了一系列特殊产品自动化、网络化与数字管控的总装生产线,还在航天器地面仿真测试装备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比如,团队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套高精度失重运动航天模拟器, 为“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和“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一次性对接成功提供了地面测试技术;成功研制了失重运动状态全真模拟试验台,可以在地面完成月轨状态下对接、保持、分离和样品转移等全过程的高精度模拟试验,为“嫦娥五号”成功对接及样品转移提供了试验技术支撑。
据悉,徐志刚团队的相关成果先后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单位指定为样板工程和交流学习点。徐志刚也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苑名匠”、沈阳市十佳科技创新带头人、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和团队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