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矿工避难室供氧孔直径不小于20厘米
详情介绍
[提要] 根据国家规定,明年6月30日前,所有矿井要建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我省煤矿井下避险以建避难硐室为主。《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安全技术规范湖南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布,就避难硐室的建设位置、防护时间、设计、生存保障等方面都作了强制性规定。
矿工在井下遇到险情怎么办?根据国家规定,明年6月30日前,所有矿井要建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我省煤矿井下避险以建避难硐室为主。《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安全技术规范湖南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布,就避难硐室的建设位置、防护时间、设计、生存保障等方面都作了强制性规定。
钻孔直径不小于20厘米,这是征求意见稿中对钻孔供氧的尺寸规定,这样大小的孔可以塞进一个西瓜。为了井下避难人员的安全,征求意见稿在很多方面作出了细致的规定。
我省有900多家煤矿,70%左右的煤矿均为9万吨以下煤矿。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北方煤矿规模大,单次下井人数均上百人,避难硐室普遍较大,并且北方煤矿很多开采时间较长,多采用价格昂贵的救生舱作为井下避难场所。而我省煤矿普遍规模小,单次下井人数在几十人,我省煤矿井下避险以建避难硐室为主,以救生舱为辅。此次征求意见稿就是依据湖南煤矿普遍规模较小的特殊情况制定的。
湖南煤监局科技装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征求意见稿所涉及的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今后所有煤矿在建设避难硐室时必须严格依据规范实施。
避难硐室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征求意见稿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米时,应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其他矿井应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在服务期间不能受到开采的影响。
避难硐室处在井下,在出现险情后逃生人员将会将避难硐室密闭门关闭,与外界隔绝。那么避难硐室内的氧气从哪里来?征求意见稿提出,可以采取钻孔、专用管路、自备氧等不同方式作为永久避难硐室的供氧方式。
什么是钻孔供氧方式呢?是指在地面或井下布置大直径钻孔,通过钻孔为避难硐室供给氧气(空气),并借助钻孔实现通风、供电、通信等。有条件的矿井为永久避难硐室布置由地表直达硐室的钻孔,钻孔直径应不小于200毫米(也就是20厘米),这样大小的孔可以塞进一个西瓜了。
据湖南煤监局科技装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要求所有煤矿在明年年底之前必须全部建成井下避难硐室。
您可在8月10日前登录湖南煤监局网站()下载反馈意见表提出您的建议。标准起草组会根据收集的合理意见进行修改。
避难人员在避难硐室内的生存空间有多大?这一征求意见稿规定,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2米,每人应有不低于1平方米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时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1.85米,每人应有不低于0.9平方米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这主要包括食品、饮用水和通讯设备等。据介绍,配备的食品为专用压缩饼干,且发热量不少于5000千焦/天·人,饮用水不少于每人每天1.5升。
“食品配备进行过讨论,对于方便面等食品,其发热量不好计算,不一定能确保避险人员生存需要,故初步拟定提供食品为压缩饼干。”湖南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5000千焦约合1194千卡,每人每天1194千卡意味着什么呢?大约相当于三餐每餐吃1碗米饭(每135g白饭约为200千卡)、3片(90克)烧牛肉(约175千卡),外加每天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55千卡)。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