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昂售价,其采购量相对主力机型零头都算不上,在部署方面也只能以中队甚至小队的规模零星部署到某个战区。
而美军未来主力的F35由于牵扯的国家和机构太多,因此试飞工作迟迟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项目启动比中俄两国的三个项目都要早,但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面对这两大对手中国已经装备隐身机黑丝带,俄罗斯即将装备隐身机T50,现在正式名分叫苏57,美军显然力不从心。
但是面对克里姆林宫的任务要求,以及中西亚美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想要维持其海外地位的俄罗斯势必需要采购先进战机来维持其空军战斗力。中俄两国步步紧追的空军装备发展和F35项目的停滞不前让美军意识到,与其等待洛克希德马丁的工程师们解决F35的难题,重启F22的生产线其实是一个更加靠谱的事情,但是重启生产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事情,甚至可以说重启了未必就能再次造出来F22.
那么大家肯定很奇怪,为什么一个飞机就要专门弄一个生产线?那么跟汽车的生产线相比飞机的生产线又有什么区别?
汽车的生产线其实基本上现在通常指的是流水线,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汽车的生产自动化已经到达相当高的水平,基本上一个车最终除了开到停车场这个工序,别的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执行,所以可以实现汽车随随便便几万辆的产能。
而飞机跟汽车相比,自动化程度低很多。每个独立的部件都是按照生产工艺在独立工厂加工,民航飞机可能为了减低成本用了大量铸件,但是对于更精密的军机来说,其使用了大量的锻压件和切削件,每一个小部件可能都需要一台大型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几十个小时,因此航空从业中,零部件制造一旦中断很难恢复。而人工参与的部分中,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就算装配,飞机制造中装配工作量占直接制造(即不包括生产准备、工艺装备制造)工作量的50%~70%,现代飞机的零件连接方法以铆钉连接为主,在重要接头处还应用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法简便可靠,但是钻孔、铆接多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很大。应用自动压铆机可以提高铆接生产率,改进铆接质量,同时也可改善装配工人的劳动条件。为了增加使用成组压铆的比例,要在构造上将飞机各部件分解成许多壁板件。所以很多机型为了减少部件数量减重,不得不采用特殊型面的部件,然后手工安装。相比汽车用自动焊接机哗哗一走就完事的效率,飞机可是低的多得多。
这也就从一个方向说明了为什么飞机生产线一停就很难恢复。一个飞机生产线从最开始的部件生产,到后面的组装,调试,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工经验和特殊装具的。可能飞机上每一个零件就有自己独立的,不可代替的模具,而且模具的成本还需要大量依靠人工经验的细节调整才能装机,而装配过程更是需要经验进行不断调节的。这些经验是没法标准化的,甚至没法用文字表达下去,虽然现在利用VR等最前沿科学技术实现了对技术人员的一定程度上的指导,但是真正一个成熟机型的一个成熟的装配工人,是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练习,以及不断的上手装配才能保证自己的装配能力还在而且不断提高自己水平,而一旦这个工人已经不做这个机型了,甚至不再做这个职业了,就算是把人请回来也不能保证马上就能干活,同时手上的模具,装具什么也都十几年没有用了,让其金属加工马上重启也是很难得。举个例子来说,当时和日本向美国求购P3C,开的价格非常高,基本上都快接近P8了,
就是希望买到全新的飞机,但是美国只能看着大蛋糕叹气。不是说美国不想挣这个大订单,实在是力不从心,P3C项目进度顺利,已经停产多年,而飞机生产线一停基本上就回不回去了,因此最终只好在飞机坟场找状况不错的修补修补卖给我们的弯弯了。
很简单,让工人磨洋工。是,这个方法让大家很惊讶,但是这个保存手艺最好的方法,我们在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基本上没钱买新飞机,但是我们的飞机人明确了这个问题,也找到了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这几十架飞机的订单给搞成7 8年才能完成。很多不懂得人老是提到的一点就是为什么人家美国生产线一年能几百架,而中国的生产线可能才几十架?这跟两国体制不一样也有很大关系。美国的4年任期就是政策的断崖,美国的制造商可能必须在一个总统任期内搞完这个项目,要不下个任期新总统一上台可能就整个砍掉了。因此很多美国企业宁可停生产线然后画大价钱重启生产线。而我们的政策继承性强,可能这个机型这两年需求高就全速生产,之后可能就转入低速生产,一部分保存生产力,另一部分保护人才有饭吃。
过去美国有钱,单一生产线的重启的费用对于财大气粗美国财政来说也只不过是小意思。但是五代机对于传斗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很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参与其中,例如复合材料编织,3D打印,整体铸造等等,对于美国来说重启复杂程度高得多的F22生产线所需资金可能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最终F22生产线能不能成功重启也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搞定的。
作为最昂贵的军用战斗机,F22并没有能够取得和他的身价相匹配的战绩。F22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力量的象征,飞机过去了,就代表美军的力量到了,至于真正的作战实例,也只有去年给极端落后的恐怖组织扔两枚炸弹了。F22的可怜的战绩,和美军这几年四处出击的军事举动背道而驰,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美军不需要动用F22,而且F22作为最后的冷战思维指导下的设计的战机,很多的使用的设计其实并不是很适合现代战场使用,而美国的军企可不想自己花钱改进,而美国国会大爷们可不懂一个造价数个亿的飞机为什么不适合现在的反恐战争,所以昂贵的F22最终只能成为最昂贵的吉祥物。开发与上个世纪80 90年代的f22,赶上了电子时代的末端,却没有赶上信息时代的前端。最近数年战斗机的设计制造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多F22的不成熟设计被打破了。
大家其实可以从歼20的变化就可以发现。最早的歼20其实还是F22的对标方案,很多设计思路都是按照F22来的,而随着F35项目的更多细节不断披露,我们也在不断修改我们的项目,从一体座舱盖改为变厚度座舱盖,吸波材料也从传统的敷料改为铁素体涂料,更是加装了分布式的探测系统,在电子设备层面追赶F35,远超F22。且因为机体更大,发动机功率更大,所以电子设备更多,功率更大,性能更好。面对F22,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其规模化后会对我们有多大问题。先不说美国化大价钱让F22重启的可能性,就算是F22复活了又能怎么样?F22不过是冷战产物,其已经不适用现在军事冲突环境,而让美国国会同意拨款改进F22又是另外一个持久战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