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习总亲临扬州考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3年多来,扬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三个名城”建设,全力打造“六个好地方”,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达到742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城市前20强。
7月8日,扬州市委、市长潘国强带队走进我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扬州专场,生动描述该市紧紧围绕总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扎扎实实、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名城”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为扬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好地方”的美好现实。
钢板雕花、智能仓库、工业互联网平台……江苏亚威机床近年来花大力气推进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总投资20亿元的“金属成形机床智能制造项目”一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将形成年产约2000台(套)伺服压力机、100条自动化冲压及落料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9月,扬州推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按照“产业集群+产业链”进行调整,确立新一轮重点发展的“613”产业体系,以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节点为关键,指导各地进行新一轮产业布局。“我们坚持以新化旧、先立后破,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潘国强介绍,通过优化布局“6群13链”产业体系,扬州高端装备产业入围全国百强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扬州市工信局局长钱峰表示,扬州将从两方面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新”上求突破,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力争到2025年培育2—3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地标产业,全部工业开票销售达1万亿元;在“质”上下功夫,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产业发展质态质效,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深化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升级。
去年,该市工业开票达82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总产值6400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集群开票近200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近1500亿元……今年1—5月,全市认定新开工制造业重点项目133项,完成年度目标的67%。5月份认定的16项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清单中,有江苏丰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新建的年产5万台套粮油及食品智能化成套装备生产线项目,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上马的LNG船、双燃料船及配套项目一期管子车间、智能制造等技改项目……“613”产业体系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正在拉长、增粗、补强产业链。
6月21日,扬州获批设立江苏航空航天(扬州)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16亿元,是首批唯一一只航空航天产业领域专项基金。一周后,作为“十四五”期间江苏批准建设的首个通用机场——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项目开工,力争用3到5年时间,打造成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飞行培训中心、全任务试飞中心、娱乐飞行中心、社会飞行服务中心。
扬州把航空产业放在13条新兴产业链之首,今年新春伊始即与航空工业沈阳所举行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签约仪式。该实验室将瞄准国家航空平台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策源地。扬州市发改委主任陆安亚介绍,全市现有涉航空航天企业5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国省专精特新企业16家,深度嵌入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供应配套体系,初步形成“材料—零部件—组件—系统件—整机”产业链条,正多元发展“科研、制造、低空、临空”等特色园区板块。
坚持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扬州将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氢能储能、元宇宙、零碳负碳等未来产业,协同推进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扬州市委、常务副市长,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潘学元介绍,2023年,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2.9%,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70家,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评价名列第33位。省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新增数3年增长10.1倍,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较“十三五”末增长8%。
前不久,在“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上,扬州获评“独角兽企业新城”。目前,扬州“手握”江苏鹍远生物科技、江苏和天下节能科技等7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在今年4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中,高邮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入选。为构建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的创新生态环境,当前,扬州正加快落实各项扶持举措,每年投入4000万元支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化,1亿元左右资金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奖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
6月底,联环集团引进的第一位药学博士牛犇忙着筹备人才沙龙活动。2022年,他带领技术团队打造出“仿制药—改良性新药—创新药”的研发梯队,为公司新产品抢占市场立下汗马功劳。“我们从一个博士都没有,到目前已建立包括20名博士、150名硕士在内的数百人的研发团队。”联环药业负责人夏春来介绍,近年来,他们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累计研发投入达数十亿元,获得各类发明专利授权近400项。6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联环股份1类新药——吸入用LH-1901临床试验申请获批,用于治疗慢性肺梗阻,剑指250亿元市场。
科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而人才是科创的核心。近日,扬州启动2024年“百名博士扬州实践”活动,首批浙大10名博士抵扬,为扬企发展“开良方”。此项活动自2009年开展以来,先后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的900多名博士来扬实践,累计完成科研项目421个,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7400多万元。近年来,扬州吸引包括近百名两院院士在内的3300多名“高精尖”人才来扬创新创业,近3年进入扬州就业市场的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留才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7月8日,扬州发布2024年版涉企“免罚、轻罚、减罚”3张清单,较2023年版清单事项增加了19.6%,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今年4月,国务院营商环境大督查中,扬州营商环境品牌“诚信扬州”建设被作为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连续11年出台服务企业的“2号文件”,连续4年以“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扬州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陆安亚介绍,近年来,扬州创新推出“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模式,建成“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和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3.0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长压缩51%。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00个。
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其中由中铁宝桥扬州公司承建伶仃洋大桥一半的工程量和伶仃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两部分,总长3753米。伶仃洋里架“飞虹”,扬州企业扛起深中通道“第一跨”。
今年中欧(扬州)智能制造产业园获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将积极发挥欧洲资本、技术集聚优势,力争3—5年内再集聚一批欧洲企业。潘国强表示,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主动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国省重大战略,力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在扬州集聚、配置、增值。(孙劲松 李鑫津 张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