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场景运营,开展品牌化经营,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加快手机软件发展的新路径。当前,银行App逐渐跳出原有金融属性,更加突出生活属性,通过搭建非金融、泛金融、金融相互融合的生活服务平台,建立用户与场景连接闭环,并产生高频交互,不仅丰富了信用卡用卡体验,更是银行获取、激活年轻客群,有效提升用户黏性的最佳方式。年轻客群有哪些行为特征,制约银行生活服务平台的发展因素是什么,银行又如何开展生活服务平台精细化运营,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口总数约为2.6亿,约占2018年全国人口总数的18.6%。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一般被称为“Z世代”,本文年轻客群就是指“Z世代”群体。可以说,年轻客群行为特征对银行生活服务类App运营产生了直接影响。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稳定客群。年轻客群的成长,与网络、智能电子设备息息相关,是互联网原住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迎来了数字网络内容大爆发,重塑了这一群体生活、休闲等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达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远高于同期全国70.4%的平均水平。网络已深度渗透其日常方方面面,不仅影响着年轻客群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且对用户服务商在场景内容化、多元化、体验化上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以生活服务平台为抓手,提速数字化转型,通过场景、产品、权益获得线上流量入口,实现与用户直接交互,在与用户互动中巩固存量客户、拓展新增客户,并进行流量转化,实现全量用户价值创造力,显得至关重要。
极具消费潜力的新生力量。基于形成的线上交互习惯,年轻客群热衷以平台为载体进行交互,表现出较强的线上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超前消费意愿较强,据新华社报道,我国“Z世代”开支达4万亿元,占中国家庭总开支的13%,同时在满足基础型消费的前提下,更加追求悦己型、投资型消费;另据《一线城市Z世代投资者行为调研报告》,一线岁进入资本市场接触理财,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支出,还通过投资理财,为消费支出进行积累。消费能力上,超前消费意愿部分源于对未来收入强大的信心驱动,据美国银行研报,预计到2030年,“Z世代”总收入将达33万亿美元,全球收入占比达27%,年轻客群成为银行生活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必然选择。
自2010年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推出至今,银行生活服务平台经历了移动互联“运营重构”、流量大战“经营进化”等阶段,从获客、运营到服务,强化线上化、数字化。在疫情催化下,以内容、商户为发力点,更加注重MAU(月活跃用户数量)持续增加,并进入到存量竞争“连接探索”阶段,所以当前制约银行生活服务平台发展的问题须加快解决。
一是场景同质化明显。在不以规模论英雄,以MAU为致胜关键的银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笔者选取了目前银行生活服务平台用户月活数超过1000万的产品,进行场景类别对比(表1)。这些产品无论是属于大型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除了满足用户需求和消费偏好、以年轻客群为主要服务对象、更新迭代升级等共同特点外,也出现场景同质化这一问题。这些生活、消费等场景,在互联网企业多年深耕的情况下,已收获一批使用习惯且稳定的用户,银行在场景选择上,更多地是在对标互联网企业,短期内或依托存量用户收到一些成效。一旦同业竞争加剧,银行着眼于新拓用户提升竞争力时,或难以受到增量用户青睐,因此在凸显自身场景特色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金融与非金融融合度不深。目前,各银行生活服务平台的金融与非金融场景日益丰富,并着手开展有关政务、产业链等场景的线上化改造,延伸场景服务,完善产品矩阵,通过加强数字化服务触达,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强用户黏性,在场景应用上,基本满足了用户功能需求。但是在金融服务触点布局、优势业务融合与辐射带动等方面未能充分运用,产生重C端(用户端)、轻M端(商户端)的问题,未能真正认识到非金融模式下带来的增值服务或综合回报,并忽略了泛金融模式。
三是品牌效应不突出。品牌活动是银行生活服务平台在品牌运营中开展的品牌策划,使平台与用户之间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并通过服务输出,形成自身的品牌声浪。目前,由于同业场景同质化问题,导致客户辨识度较弱,加之缺乏有效的运营与推广,各银行生活服务平台叫得响、具有冲击力的品牌活动不多,未能形成品牌效应,无法起到迅速占领市场并保持市场占有率的作用。
四是权益运营效能不足。权益是通过银行生活服务平台进行活客、粘客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价值的一部分。从权益管理体系看,一些银行尚未形成统一的权益运营管理体系,不同专业、条线提供的权益较为割裂,有业务划分的权益,有用户分层的权益,有消费积分的权益等,导致用户对权益的融合感不强,权益运营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Z世代”人口全国占比接近20%,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客群将会释放出更大的人口红利和消费潜力,由此产生一系列更强的消费需求。各商业银行应紧紧把握“Z世代”行为特征和需求特点,充分发挥生活服务平台获客、活客、粘客作用,通过开展差异化场景运营、加深非金融、泛金融、金融融合度、突出特色品牌效应、提高权益运营效能,持续提升银行重点客群综合竞争力和价值贡献度。
突出差异化场景运营。一是以校园场景为突破口,为高校学生和年轻教师提供专属服务和优惠。纵观各银行生活服务平台,校园场景建设力度较为单薄,普遍忽视了这一场景所带来的价值贡献。尤其是生活方面,校园(选课、成绩查询等)、资金(校园一充值、助学和奖学金/补贴查询等)、规划(考取相关资格证和驾照、留学和考研服务等)、求职(招聘、实习等)等模块,将会产生较大服务需求,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消费潜力。各商业银行应做好校园场景深耕运营,通过生活服务平台,加大客群渗透力度,增强客群黏性,不断提高用户忠诚度和价值贡献度。
二是以推进网点功能开放为落脚点,打造融合开放型“驿站+”生态服务场景,持续做强场景功能,不断提升网点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结合网点区位优势,将政务、生活、公益、幸福等非金融场景嵌入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与用户生活场景无缝衔接,通过优化线上线下流程,强化线上预约、物流配送等环节,与网点外拓相融合,扩大服务半径,丰富服务场景,创造服务价值。
突出非金融、金融、泛金融融合效应。一是强化金融服务触点布局,充分认识到商户在提升金融生态功能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商户业务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既有金融服务,又有非金融服务的泛金融生态。在M端促进C端上,一方面商户业务以支付为入口,以消费属性呈现出交互高频、关系依存等特征,通过高频支付交易,可有效识别和触达低频但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商户入驻生活服务平台或组织商户为C端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不仅可以吸引更多C端客户加入生态,而且能够促进消费提升,同时达到获客、活客、粘客效果,为商户经营私域流量赋能。通过M端与C端互促,推动这一泛金融生态体系加速内循环,增强非金融、金融、泛金融深度融合效应。
二是围绕非金融、泛金融、金融开展生活服务平台运营,加强与头部支付平台、各场景商户和入驻生活服务平台商户的合作,创新推出运营活动或玩法,培养用户使用习惯,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表2)。
突础品牌服务效应。拉近与“Z世代”之间的距离,构建专属年轻客群服务品牌,打造年轻化品牌形象,通过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增强生活服务平台品牌效应,是当前各商业银行应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构建服务品牌,需要以完善用户体系建设为基础。进入平台时代,各银行开启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运营模式,一方面发挥物理网点阵地优势,构建智慧服务体系,增强了人人交互、人机交互效果,起到了粘客、留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发挥App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优势,提供灵活的产品与售后服务,逐步构建起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管理体系,提升了客户体验,达到了回馈用户、建立与用户连接的良好效果。
如招商银行构建了M+用户体系,以AUM(资产管理规模)与MAU双线联动方式,搭建用户分层经营体系,建立成长值(资产、基础服务、活跃任务三个维度)规则,将用户分为9个等级,根据用户行为,动态调整成长值,不同等级用户将享受不同权益,实现客户分层回馈,同时将用户行为与App的金融场景和非金融场景有效连接,输出饭票、出行、商旅等权益,通过高频次、高精准度营销策划,引导客户产生更多交互与交易行为,提高客户价值创造力。
突出权益运营作用。“Z世代”对银行提供的权益要求较为简单,那就是基于生活服务平台,在整合各渠道权益的基础上,充分知晓权益内容并便捷兑换实用的权益,而银行通过发现权益运营,可进一步提高权益运营效率。
一是要经营好App“我的+”,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构建成长体系等,把权益呈现好,实现“Z世代”较为关注的身份认同感(能力、价值、实力)。
二是要做好服务转化,在权益采购环节,结合当下热点和用户需求,采购与“Z世代”用户需求契合度高的权益,通过权益采购提升服务水平;在权益转化环节,可将一些有价值的服务转化为免费、折扣的权益提供给用户,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是要优化好权益的呈现方式,一方面对权益内容进行包装说明,使用户对其产生兴趣,输出权益的价值感和稀缺感;另一方面通过别样的语境、画面,甚至人物、IP等呈现和发放权益,输出权益的惊喜感和共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