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堑壕战中,美国人认识到他们的步兵在行进间缺乏火力支援,步兵班有时候要拿着其他盟国的轻机枪前进,美军要求研制一款能够在行进间进行自动射击的武器。1917年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研发的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的自动被军方选中,随后军方给这种自动定型为M1918型。
虽然BAR是一种自动,但是该枪在战斗中常常被当作轻机枪来用。该枪出现时一战即将结束,所以其大放异彩的时候是在二战和后来的朝鲜战争。M1918型自动,属于班组支援武器。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管膛口安装圆柱形消焰器机匣用一整块钢加工而成,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使用的20发弹匣从下方安装,使用直立式表尺。
该枪构造简单,分解结合方便。虽然原来设计是作为单兵自动,可由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但是由于它的重量并不方便携行,并且发射大威力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
M1918型自动口径为0 .30英寸(7.62毫米),发射0.30-06斯普林菲尔德弹(7.62×63mm弹),使用20发容量可拆卸弹匣。全枪长1214毫米,枪管长度610毫米,重量分为7.5公斤(A1型)和9.2 公斤(A2型),射速也分别为300-450发/分(A1型)和500-650发/分(A2型),枪口初速805米/秒,有效射程达600米。
早期的M1918型自动没有两脚架,直到1937年M1918A1型自动开始安装双脚架。二战中美军使用的BAR型自动有两种,即M1918A1和M1918A2型,A2型于1940年投产,取消了半自动射击方式,并在枪上加了个小提把。
二战中,BAR是美军班组的主要支援武器,可以用来压制火力点。不过20发弹匣的火力持续性不足,但是对于班组轻机枪角色存在,能够胜任短促的火力压制任务。 该枪重量是一个硬伤,特别是最新改进的M1918A2达到了9.2公斤;枪管不易拆卸及更换是另一个严重的缺陷,因为持续自动射击很快就会烧蚀枪管,而BAR的枪管仅能在军械库中完成拆卸与更换。
M1918型自动最早出现时,旧中国并没有能够购买该枪,主要原因是1919年至1929年美国为了缓解旧中国国内军阀内战的局面而进行的经济和军事制裁。不过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枪械企业比利时FN公司从美国引进了BAR的技术,生产出了比利时FN BAR自动。比利时生产的BAR在枪管高温处加了散热片,并增加了小握把,口径改为7.92毫米。
旧中国从该公司进口了很多FN BAR自动,这一批武器中有一部分被人民军队缴获,并在朝鲜战争中使用。在1942年美国向旧中队交付M1918型自动前,曾经有一批通过中间商进入旧中国的M1918型自动。
1942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旧中国驻印军提供了第一批M1918A1型自动,此后该枪大量出口给旧中国,在军队美械和半美械部队中充当班用轻机枪使用。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缴获了该型自动,很多是二战后期的M1918A2型。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早期入朝的志愿军部队中,使用美械的39、40军装备该型自动最多,均为M1918A2型自动,后入朝的9兵团也有很多该型自动。
在战斗中该枪作为班组支援武器,用来压制美力点很有效。志愿军还在战斗中缴获了美军很多BAR自动,也都是M1918A2型自动,以补充志愿军轻机枪的损耗。图为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雷本使用BAR自动在射击
进入阵地战阶段,一些部队仍然是苏式和美式武器混编,很多部队将苏制转盘机枪和M1918自动混编作战。图为志愿军在使用BAR自动
全面换装苏制装备后,BAR交付二线年夏季反击时,很多部队攻取敌人阵地后打敌反扑时会使用缴获的BAR,也是肯定了该枪的性能。图为志愿军在使用BAR自动
该枪对于志愿军战士们来说,重量也是硬伤,不过同期的轻机枪重量都比该枪沉,并且20发弹匣的火力和捷克式、勃然轻机枪类似,BAR被当做轻机枪用也是理所应当的。图为志愿军在使用BAR自动